壯三新涼樂團
「壯三新涼樂團」前身為『壯三本地歌仔班』,源於1937年(民國26年)住於員山浮洲(今員山鄉七賢村)本地歌仔名師人稱「老婆琳」的黃茂琳在壯三村民尊稱老師公廟的「三聖宮」開館授徒而成立。 該團於1946年改名為壯三涼樂(ㄌㄜˋ)團,1981年因本土文化逐漸抬頭,該團老成員葉讚生、陳旺欉、林爐香等人屢獲邀於文建會主辦之『民間劇場』、『民藝華會』等國際舞台之演出,一時成為各方矚目焦點;而陳旺欉等三人也因此分獲國家民族藝術薪傳獎之殊榮。 陳旺欉老師為讓本地歌仔戲劇藝術能源遠流長,故在1995年(民國84年)在原壯三班舊址三聖宮成立新一代「壯三新涼樂(ㄌㄜˋ)團」,涼樂寓意:涼涼樂樂(台語)、暢樂(台語),是目前僅存唯一表演「宜蘭本地歌仔」的業餘團體。「宜蘭本地歌仔」在2012年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,壯三新涼樂團為保存團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