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8-10

捏麵人初體驗 斯里蘭卡團隊的寶貴回憶

小記者林逸豐
攝影師林逸豐
 受邀至童玩節演出的外國團隊在表演之餘,也在大會安排下進行交流活動。今(10)日來自斯里蘭卡的「薩拉薩維舞蹈學院(Sri Sarasavi Dancing Academy)」前往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,體驗台灣傳統技藝「捏麵人」。過程中團員們或運用雙手不斷搓揉黏土,或拿著塑膠刀刻劃紋路,雖然戴著口罩,仍可見到他們做出成品時,臉上開心的神情。​

 團隊今日的目標是要用五種顏色的黏土捏出一隻鸚鵡,老師辜玉燕表示,鸚鵡的製作過程需要用到大量「轉」的技巧,這雖然是捏麵人技藝的基本功,但對初學者而言仍有點困難。不過現場可見團員們在經過老師指導後,陸續捏出栩栩如生的鸚鵡,讓她直誇「做得不錯」。尤其團隊中年紀最小,僅有 7 歲的 Chenudi 特別受到辜玉燕注目,她表示自己從沒指導過如此年幼的孩子,但她的作品卻是出乎意料的好。​

 

△ 辜玉燕老師指導團員捏麵人的技巧。

 團員 Piyumal 儘管小心翼翼地將顏色混合、塑形,但與身旁夥伴比對後,因為覺得自己的作品比不上別人,而尷尬地笑著將所有黏土混成一顆帶有斑斕色彩的球,夥伴見狀後也跟著笑了出來。Hansaka 則是所有人中最率先完成的,他自豪地將成品拿在手上把玩。他說,其實斯里蘭卡當地也有黏土,但因為氣候等因素使得黏土不易保存,所以捏麵人對他而言十分新奇且有趣。​

 

△ Hansaka 率先完成,滿意地與作品合照。

 團長 Tharindu 提到,因為斯里蘭卡當地沒有捏麵人這項民俗技藝,他會好好保存今日的成品,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,當他再看到這個紀念品,便會想起這趟台灣之旅的寶貴回憶。​